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延美
延美
阳安郡平泉杜氏子。
出家。
依彦通律师具戒。
昭觉师受业处。
后以道行。
即补住持。
视了觉大师五代祖。
号休梦
石霜洞山诸老。
深得禅旨。
宣宗复教对御落发者也。
后大阐于昭觉。
师为其远孙。
不惟能绍其宗风。
且兼弘于福业寺之殿宇。
旧而百间。
师广增至三百间。
修唱梵之堂。
广方丈之室。
备水陆之仪。
及罗汉六祖翊善大悲。
各列一堂。
又分千部经。
为东西龛。
又建纪天列宿堂。
极壮丽。
以至安毳侣。
供公庖。
厨仓。
寮库。
斋厅。
浴室等。
无不备具。
寺之旧址颓垣。
茂草百年矣。
师一旦竖版筑以绳之。
兴百堵轸旧封。
葺墙五百馀间。
周匝园圃。
而诸邻敬师之德。
相让惟恐或后。
自是朝饭千众。
累茵敷坐。
如升虚邑。
未有一物。
爰假外求者。
人谓。
师开口无机化。
不言而鸥狎。
虚怀善应施。
不求而谷盈。
大中祥符戊申
领住持事。
迨三十馀年。
食不兼味。
衣不重茧。
自处淡如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务本北宋 998 — 1080年三月八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务本,未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氏族。
出家时年二十四,后得法于琅琊觉禅师
其弟子十有一人,居第二。
开悟甚早,福慧兼修,有无并鬯。
宋仁宗时,诏主当阳玉泉寺
庆历八年荆门军守谢公,翩然来游,谓:“如此名胜,昔贤留题,当复不鲜。
因录唐人自曲江至齐已,得诗八篇,谢公鑴之石,立于蒙惠之侧。
嘉祐六年,命契宁等募造铁塔,高七丈,为级十有三,重百二十万两,逾年而成,其发愿词曰:“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力深弘,故寿诸金石,永垂不朽。
每说法,学侣万指,有文宣、可忠、知忍、知藏、慧远宗道、怀远、怀静诸子辅翊法化,首出当机,皆一时禅望,有声铮铮,故玉泉宗风冠于三楚
邑令左侯为请于朝,锡号悟空,并赐紫衣。
元丰三年三月八日示寂,寿八十三,腊五十九,玉泉四十年,寂之日集众为说法要,曰:“平日横说竖说,东喝西喝,有时扬眉眴目,有时鼓掌擎拳,祇为诸人不察,微露锋芒,若逐色寻声,白云万里。
”又举“荆州白马寺照禅师常云‘快活!
快活!
’及临灭时便叫‘苦!
苦!
’且云‘阎罗王来取我也!
院主问曰: ‘和尚当日被节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若是?
’照举枕子曰:‘汝当日是?
如今是?
院主无对,照便入灭。
今我临灭度时,汝等看是快活?
是苦苦?
”众无语,遂泊然坐化,塔于罗汉山麓。
宣宗说兼通,教禅双彻,陆沈众中,人莫之识。
嘉祐间玉泉务本崇以殊礼,使之领众,导扬法旨,学者宗之。
可忠者,安州大安山住持也,禅思莹澈,教眼尤精,闻玉泉道声鬯楙,欲一窥真际,振锡来游,务本以“最乐堂”处之,遂终老焉。
务本既寂,付法于齐月。
宋崇宁时,改玉泉护国寺,以加封关壮缪为“崇宁护国真君”,乃改寺额,故《续传镫或称护国
齐月上堂,僧问:“壁立千仞,水泄不通,还许学人请益也无?
”齐月曰:“正令已行。
”乃曰:“穷外无方,究非内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分明向你诸人,佛性精魂总不是。
”齐月既老,传席于其徒慧,耀续传薪,禅风倏馥。
僧问:“有物先天地,无心本寂寥。
未审是何物?
”慧曰:“一铤墨。
”曰:“恁么,则耀古腾今去也!
”慧曰:“作甚么生是耀古腾今的?
”僧喝,亦喝。
上堂:“好个时节,谁肯承当?
苟或无人,不如惜取。
”良久曰:“弹雀夜明珠。
”盖是时,荆门玉泉导师相继演化诸方,正未艾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观音隆南宋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高观音隆
兴正 ?—?
简介
高观音隆,是12世纪大理国苍山莲花峰芒涌溪人氏,高智升的玄孙,高升泰的弟弟高升祥的曾孙。
大理宣宗段智兴利贞三年(1174年),他推翻执政相国寿昌,拥立族侄高贞明为相国、中国公
十一月,阿机起兵,夺高贞明之位还给高寿昌高贞明逃到鹤庆,自称明国公
两年后(1176年),高观音隆的儿子高观音妙从白崖起兵,自立为相国,夺高寿昌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段智廉南宋 ? — 120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段智廉 1200年—1204年
凤历 1200年八月—1200年? 胡氏《南诏野史》以凤历始于1201年,后云南祥云出土《大理国渊公塔之碑铭并序》有“凤历之元,庚申之冬”,王崧《云南备征志》有“八月即位,改元凤历”字样,即1200年,即位当年改元,建号1年以上
元寿 ?—1204年 该年号只见于《云南志略》、胡氏《野史》和李兆洛《纪元编》
简介
大理亨天帝段智廉(?-1204年),是后大理国皇帝,1200—1204年在位,宣宗功极皇帝段智兴之子。
笃信佛教,在位期间,曾派人到宋朝取经,得到大藏经1465部,放置于大理城五华楼上。
他用过2个年号,凤历元寿
死后谥号为亨天皇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法道北宋 1086 — 1147
全宋文·卷三八五○
法道一○八六——一一四七),初名永道俗姓毛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
初依真戒大师安恭出家,继趋京师业唯识百法。
政和三年,选补右街香积院住持。
五年赐号宝觉大师
宣和元年改佛法,以佛为金仙、僧为德士、寺为宫观法道上疏力争,其言直甚。
帝怒,黥流舂陵
建炎中,召赴临安
绍兴元年高宗召见,嘉其强直,改名法道,特赐号宝觉圆通法济大师,俾住大中祥符寺
次年,迁住庐山东林寺
绍兴十七年卒,年六十二。
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一九,《人天宝鉴》。
师名法道
旧名永
顺昌毛氏。
出家宗唯识百法二论。
又受要天总持三藏密咒轨。
及传圆顿戒法圆照师
咸得其要。
政和中赐椹衣。
左街香积院。
赐号宝觉
林灵素以左道罔上。
宣和初诏改僧为德士。
服冠巾。
天下从之无敢后。
师独毅然抗诏。
黥流州。
后七年还僧。
建炎三年赐圆通法济号。
绍兴间赐对。
上面命欲为之去其涅迹。
师曰。
虽感圣恩。
然先皇之墨不忍除也。
上曰。
这僧到老倔强。
计自便。
故事。
场僧左道右。
崇观以来遂易旧制。
师不能平。
诣朝廷。
刘若谦论辨。
卒获改正。
十七年秋
说偈端坐而化。
茶毗。
舍利无数。
建塔九里松
赞曰。
维古至人  为法亡身  身既亡矣  涅奚足云 蛮乡瘴重  黼座恩新  等视无碍  太虚浮云
顺昌毛氏子也。
出家。
宗唯识百法二论。
又受西天总持三藏密法。
及传圆顿戒法元照师
咸得其要。
政和中
赐椹衣。
左街香积院。
赐号宝觉大师
林灵素以左道罔上。
宣和初
诏改僧为德士服冠巾。
天下从之无敢后。
师独毅然抗诏。
上书曰。
自古佛法。
未尝不与国运同为盛衰。
太武崔浩
灭佛法。
未三四年。
竟赤族。
文成大兴之。
周武卫元嵩
灭佛法。
不五六年。
元嵩贬死。
隋文帝大兴之。
唐武宗
赵归真。
李德裕
灭佛法。
一年
归真诛。
德裕窜死。
宣宗
大兴之。
我国家太祖太宗列圣相承。
译经试僧。
大兴佛法。
成宪具在。
虽万世可守也。
陛下。
何忍一旦用奸人之言。
为惊世之举。
陛下。
不思太武见弑于阉人之手乎。
周武为铁狱之囚乎。
唐武受夺寿去位之报乎。
此皆前监可观者。
陛下何为蹈恶君之祸。
而违祖宗之乎。
书奏
上大怒。
命下黥流州。
蔡京
从容为上言曰。
天下佛像。
非诸僧自为之。
皆子为其父。
臣为其君。
以祈福报恩耳。
今大毁之。
适足以动人心。
恐非社稷之利也。
上意。
为之少回。
未几。
灵素事败。
放归赐死于
复教。
师量移近郡。
寻得旨放回。
敕住昭先禅院。
赐名法道
以旌护法。
师之谪州也。
郡守僚属。
皆先梦佛像枷入城。
既而师至。
皆善待之。
时军民多病。
师咒水饮之。
无不愈者。
求者益多。
乃为沼于营中以咒之。
师既还。
道人如失恃怙。
及二帝北狩。
康王即位
东京留守宗泽承制
命师住左街天清寺
宣教郎总管司
参谋军事
为国行法。
护佑军旅。
师往淮颖。
劝化豪右。
出粮助国。
军赖以济。
后奉诏随驾。
陪议军国事。
上欲加以冠冕。
师力辞。
诏加圆通法济大师
一日上从容谓师曰。
上皇为妖人所惑。
毁师形服。
朕为师去此黥涅。
师对曰。
上皇御墨不忍毁除。
上笑曰。
此僧到老倔强。
乃敕住庐山太平禅寺。
故事场僧左道右。
崇观以来。
遂易旧制。
师不能平。
诣朝廷论辩。
卒获改正。
绍兴五年
大旱。
诏师入内祈雨。
结坛作法。
以四金瓶。
各盛鲜鲫。
噀水默祝。
遣四急足投诸江。
使未回而雨已洽。
上大悦。
赐金钵。
上以国用不足。
敕天下僧道。
纳清閒钱。
师致书于省部
极论其非。
伤大体而阻善化
言虽不行。
势亦少戢。
绍兴十七年秋
说偈。
端坐而化。
阇维。
舍利无数。
塔于九山九里松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